光學方案技術不斷迭代,VR設備逐漸輕量化,硬件創新或將帶動消費電子行業再次爆發。
2022年7月26日,創維發布全球首款消費級短焦6DoFVR一體機PANCAKE1系列產品,該產品采用的是Pancake折疊光學短焦方案、自研6DoF算法、人體工學設計等,圍繞虛擬現實體驗,在產品重量、顯示清晰度、延時等維度均實現突破和優化。
根據國信證券研報,8月18日,聯想拯救者VR一體機VR700開啟預售,8月23日Nreal也發布兩款消費級AR眼鏡Nreal X和Nreal Air。更為關鍵的是,字節跳動旗下的Pico預計將于9月或10月發布Pico 4和Pico 4 Pro,其主要差異在于眼動追蹤功能和面部識別功能。Meta也將于下半年發布Pancake新品Oculus Quest Pro。而蘋果AR/VR設備亦有望于2022年年底至2023年年初量產,并在2023年實現放量。
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步入下行周期的大背景下,技術進步有望推動VR接棒智能手機,成為消費電子行業新的爆發點。
接棒智能手機
2010年以來,智能手機取代PC成為消費電子市場的中堅驅動力。據浙商證券研報,2012-2016年,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分別為7.25億部、10.04億部、13.02億部、14.37億部、14.73億部。
在此階段,顛覆性創新不僅拓寬了消費者對于產品功能和性能的認知邊界,還創造產品的增量需求。
例如,2011年,多攝浪潮極大提升了手機拍照性能;2013年,指紋識別的興起重新構建了手機隱私的安全邊界等。而2016年以后,智能手機可供選擇的創新方向逐步收窄,顛覆性創新轉為邊際創新,智能手機需求也隨之進入疲軟階段。
與之相應的是,2017-2021年,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僅分別為14.66億部、14.03億部、13.71億部、12.92億部、13.55億部,進入了明顯下降通道。
期間,智能手表、智能手環、TWS耳機等可穿戴設備雖帶來了一些亮點,但由于產品本身的價值量和創新程度導致其無法像PC、智能手機那般引領消費電子行業發展,故導致行業整體呈現萎靡的狀態。
需要注意的是,目前,VR市場正處于類似手機市場初期的發展階段,且VR實現的功能相對更加集中,產業鏈也更加清晰。因此,硬件的創新方向相對更確定、更可追蹤。
具體到行業數據,天風證券研報顯示,截至2021年11月,Meta已經出貨1000萬臺Quest2,而且Meta創始人扎克伯格曾在2019年Oculus Connect上提出1000萬VR用戶是公司為VR開發者打造可持續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里程碑,當設備跨過“1000萬用戶”門檻后,能夠有效帶動消費者認知提升,吸引更多的內容開發者入局,內容和生態系統就會呈爆炸性增長。
而根據VR陀螺統計,2021年全球VR頭顯出貨量約為1110萬臺,同比增長66%,其中Oculus Quest 2年度銷量為880萬臺。2022年上半年,全球VR頭顯的出貨量為684萬臺,預計2022年全球出貨量有望達到1450萬臺。
由此可見,全球VR設備需求旺盛。
Pancake突破
VR設備的關鍵元件主要包括光學、顯示、芯片與傳感交互,這些關鍵元器件的技術水平決定了設備性能,即沉浸性、交互性、舒適性。
據東吳證券研報,VR設備中芯片和光學顯示占據了大部分成本,以Oculus Quest 2為例,其芯片及光學顯示模塊各占設備成本的比重約四成。
從行業整體來看,在芯片方面,以高通驍龍865為基礎的XR2芯片是目前VR的絕對主力芯片;光學模塊方面,VR以菲涅爾透鏡方案為主流;顯示層面,4KFAST-LCD因能夠量產和成本低廉,成為應用的核心。
但需要指出的是,作為VR設備的核心組件,光學方案不斷迭代,Pancake方案有逐漸成為主流選擇的趨勢。簡單來說,Pancake技術通過多鏡片折疊光路設計,實現光路的多次折返,從而降低光路傳播距離來完成超短焦成像。
根據YVR發布的最新VR設備,相比菲涅爾透鏡方案,Pancake方案可以降低設備厚度約50%,即實現20毫米的機身厚度,隨著Pancake方案的逐步導入,AR、VR終端設備實現輕量化迭代,產品使用體驗大幅提升。
據公開信息,2022年,各大VR設備廠商陸續推出新一代VR頭顯,從已發布的新品及近期將發布的產品參數來看,Pancake方案成為了廠商的首選。例如,arparaAIO5K、PSVR2、PicoNeo4/4Pro均采用了Pancake光學方案。
另外,技術的逐漸成熟也促進了設備價格降低,并帶動產品的出貨量。據東吳證券研報,2016年至今,Meta Oculus銷售價格由599美元下降至299美元,國內廠商也相繼推出2000元左右的產品,如PicoNeo3售價為2499元,NoloSonic售價為1999元,而創維最新發布的6DoF一體機Pancake系列定價為2999元起。
由此看來,技術的成熟、硬件的創新以及價格的下降也將對VR設備的出貨起到積極的作用。
國內廠商布局
由于芯片細分領域的客觀差距,故國內絕大部分企業對VR產業的布局主要集中光學部件、顯示及零組件、機構件及其他零組件、電池等環節,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包括舜宇光學、歌爾股份、聯合光電、三利譜等。
具體而言,舜宇光學自2016年就已經布局AR/VR相關技術,2021年公司VR/AR業務實現收入13.45億元,同比增長126%。截至2022年上半年,公司已實現Pancake模組量產,目前,在SLAM定位鏡頭模組、pancake顯示模塊居于市場領先地位。
在產品方面,舜宇光學的VR產品以供應鏡頭、模組、菲涅爾鏡片和Pancake顯示模塊為主,且是Oculus的核心供應商。
同樣是2016年,歌爾股份順利進入索尼供應鏈并成為PSVR的獨家代理商,后又陸續成為Meta、Pico等多家頭部VR終端廠商的核心供應商,目前,已形成VR端菲涅爾透鏡和Pancake光學方案、AR端光波導元器件齊頭并進的業務格局。
從業務構成來看,歌爾股份業務主要分為智能硬件、智能聲學整機和精密零組件三大條線。智能硬件以VR/AR、可穿戴產品、智能家居及游戲主機生產為主,2021年這部分業務貢獻收入328.09億元,占總收入的比例為41.94%,繼2020年后繼續穩居最大業務條線;聲學整機包括TWS耳機、音箱等設備為主,2021年這部分收入為302.97億元,占總收入的比例為38.72%;精密零組件包括微型麥克風、傳感器、結構件等,2021年其收入為138.40億元,占總收入的比重為17.69%。
聯合光電則是通過投資大朋、小派,提前布局VR領域,二者目前均已成為國內VR龍頭公司,2021年,公司AR/VR出貨量已近5萬臺,并與樂相、小派、亮亮視野、納德等國內多家AR/VR企業達成深度合作關系。
三利譜在VR方面的布局則是以其原有偏光片業務為基礎,是其原有技術的自然拓展。具體而言,公司針對Pancake折疊光路系統能提供兩類解決方案:一類是偏光片在Pancake模組顯示端的應用,另外一類是在近眼端的線偏側貼合和QWP側貼合,并通過激光切割或CNC切割來對該類偏光片進行加工。
同時,三利譜已經布局VR生產設備,與客戶聯合開發VR產品,并積極與下游廠商驗證VR產品。根據公司公告,新品有望于2022下半年實現批量出貨。
另外,2022年第二季度,三利譜單季度毛利率為24.15%,環比提升3個百分點,毛利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,這也從側面驗證了面板周期對偏光片價格的影響并不顯著,而隨著手機OLED偏光片的驗證通過放量,以及VR光學膜業務的開展,其整體毛利率有望進一步得到改善。
對于率先發布Pancake產品的創維數字來說,其自研的首款消費級6DoF短焦VR一體機Pancakexr于7月25日發布,Pancakexr在重量、體積方面較同業產品具有技術優勢,整機重量小于300g,較市面主流產品低近50%,體積僅為普通一體機的1/4,新產品Pancakexr系列于8月開始量產,并且公司已經在美國、日本、韓國、非洲等多國市場進行渠道布局。
在智能手機出貨量萎靡、技術創新放緩的大背景下,VR硬件設備不斷改進與創新,各大VR廠商持續發布新產品,疊加VR豐富的應用場景,VR有望接棒智能手機,帶動消費電子行業的增長。